Z03388 GenCrispr Cas9基因編輯系統是基于CRISPR-Cas9技術的定制化工具,通過引導RNA(gRNA)靶向特定DNA序列,利用Cas9核酸酶切割雙鏈DNA,實現基因敲除、敲入或修飾,在疾病模型構建、作物育種及藥物靶點篩選中應用廣泛。但其操作復雜,需從以下核心環節深入理解。
一、核心原理:
CRISPR-Cas9系統的“導航儀”是gRNA(與目標DNA序列互補配對,通常20nt左右),“剪刀”是Cas9蛋白(識別PAM序列,原核生物中常見NGG)。當gRNA引導Cas9結合到目標位點后,Cas9的核酸酶結構域(RuvC和HNH)切割DNA雙鏈,產生平末端或粘性末端缺口。細胞自身的DNA修復機制(非同源末端連接NHEJ或同源重組修復HR)會修復切口——NHEJ易引入插入/缺失突變(Indel),實現基因敲除;HR則可通過提供供體模板(Donor DNA)插入或替換特定序列(如熒光蛋白基因或突變位點)。

二、關鍵步驟:
•靶點設計:用在線工具(如CRISPR Design Tool)篩選gRNA靶序列(需避開脫靶位點,優先選擇GC含量40%-60%、位于外顯子編碼區的序列),并通過生物信息學預測脫靶風險(如Off-target Finder)。
•載體構建:將gRNA表達框(含U6啟動子)與Cas9蛋白表達框(含CMV或EF1α啟動子)克隆至質粒載體(如pX330或lentiCRISPRv2),或直接使用預包裝的慢病毒/腺相關病毒(AAV)顆粒(適合難轉染細胞)。
•細胞轉染:通過脂質體轉染(如Lipofectamine 3000)、電穿孔或病毒感染將編輯載體導入目標細胞(如HEK293T、原代神經元),轉染效率需>70%(通過熒光標記質粒預實驗驗證)。
•編輯驗證:提取基因組DNA,用PCR擴增目標區域(引物設計需覆蓋切割位點上下游200-500bp),通過Sanger測序或T7E1酶切檢測Indel(插入/缺失突變),或通過限制性酶切(若插入/缺失破壞酶切位點)確認編輯效果。
三、應用場景與注意事項
Z03388系統可用于構建疾病模型(如敲除腫瘤抑制基因p53模擬癌癥發生)、改良作物性狀(如增強水稻抗旱性)、篩選藥物靶點(如敲除耐藥基因驗證藥物敏感性)。但需注意脫靶效應(可能引發非目標基因突變),建議通過全基因組測序(WGS)評估風險;同時,操作需在BSL-2及以上生物安全實驗室進行(若編輯人類致病基因),遵守《基因編輯倫理指南》。
掌握Z03388 GenCrispr Cas9基因編輯系統的原理與操作,能為精準基因功能研究與生物技術應用提供強大工具,但每一步都需嚴謹設計(從靶點選擇到驗證),才能實現安全、高效的基因編輯。